工具牆上一直沒有鑿刀的專用刀架,因為原本鑿刀只有二支。
分別是12mm和爺爺留下17mm的修鑿。
光是只有修鑿,每次在用力敲打時,刀口很快就損傷了。
一方面好奇高速鋼所製造的西洋鑿刀是不是硬到能取代追入鑿,所以一次買了6mm的西洋鑿和三角的鳩尾鑿。
鳩尾鑿很實用,尤其在修較小的角度時。
但西洋鑿刀就沒有想像中的硬了,實際的使用下,確實是比中日式的鑿刀硬,但刀口仍然會捲曲。
此時,爸爸又從老家又再翻出爺爺留下的二支追入鑿和一支特大的24mm修鑿,我想是爺爺知道我用得上,特別留給我傳家的。
所以前後加一加,就有七支鑿刀,而且大小和功能都沒有重複。太好了!
鑿刀架要放在桌上的前方,因此還是做成掛壁式。平時收在牆上,要用時取下,放在桌面。
刀具孔的大小是20mm,孔和孔之間的距離是15mm。
刀大於孔的時候,用線鋸機把孔再鋸寬約5mm長10mm的溝,孔的形狀就像個鑰匙孔。
鑿刀架放在牆上的樣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